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要闻

今年以来,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服务“走出去”企业近800家——
知识产权精准服务 护航企业出海无忧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07 字体:[ ]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刚刚闭幕,南通400多家企业组团亮相,向全球客商展示“南通造”硬核实力。展会期间,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南通保护中心”)的服务团队提供展前培训和风险排查、展中驻会和维权指导等服务,为通企开拓海外市场构筑起强有力的“护盾”。

作为全国闻名的“外经大市”“新侨之乡”,南通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及出国经商办企业超10万人。如何让通商在全球化竞争的浪潮中扬帆远航?我市以知识产权保护破题,助企提升“出海”软实力。今年以来,南通保护中心通过走访重点企业、开展风险排查、提供纠纷指导、开展专题培训等形式,累计服务“走出去”企业792家。

全程跟进,筑牢涉外展会“护盾”

“这次广交会,非洲地区的客户咨询较多,订单量也在持续增加。”展会上,我市参展企业四方科技的现场销售经理茅琦,向正在巡展的南通保护中心专家咨询当地政策、法律环境和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国内冷链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四方科技加快拓展海外市场,已申请马德里商标,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均有专利布局。现场,南通保护中心专家向企业发放风险提示函并告诉企业,如果在海外市场拓展、跨国订单交付时遇到涉知识产权问题,可以向南通保护中心寻求公益服务。

境内外重点展会,是企业抢抓海外新兴市场机遇的自我展示舞台。南通保护中心选派专业力量主动问需、靠前服务,通过“线下巡展+线上驻展”的方式,全程为企业提供风险提示和维权援助。

在第134届广交会上,驻展商南通某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向南通保护中心请求维权援助,称其在展台陈列的一款产品涉嫌侵犯广州某公司的外观设计权。南通保护中心立即响应,仔细了解立案、现场取证等情况,第一时间联系到当地的法律专家,指导企业向广交会贸易纠纷投诉接待站提出申辩,并在一个小时内出具了书面答辩意见。最终,我市企业被认定为不侵权,继续顺利参展。

企业“出海”目的地在哪里,知识产权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今年9月,南通保护中心先后入驻2025南通跨境电商选品会,联合南通贸促会进行2025年沙特建筑建材及基础设施展巡展,为企业提供风险防控应对、维权指导等服务。南通保护中心知识产权保护总监黄靓亮介绍,接下来,中心还将为参与澳大利亚中国纺织服装服饰展、日本AFF纺织服装展、俄罗斯五金工具展、德国慕尼黑体育用品展的南通企业做好展前培训。

“全链”服务,助企赢得海外客户

走进江苏拓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膜材料生产车间,一卷卷白色的高端分离膜材料在传送带上缓缓移动,经过涂层、固化、剪裁等多道工序后,被精准切割成符合订单规格的产品。“成功拿下海外客户的订单后,我们的生产车间迅速切换至‘满负荷运转’状态。”公司副总经理曹小青说。

拓邦环保是一家专注高端分离膜材料与工业水处理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覆盖光伏、半导体、钢铁、印染纺织等多个行业。今年年初,该公司产品方案获得美国一家光伏企业的青睐,为争取海外订单,企业急需开展产品专利风险筛查。

接到企业求助后,南通保护中心迅速选派相应领域预审业务骨干组建专班。一方面,对企业批量发明专利申请开展专项审查,从专利方向、撰写质量到技术方案合理性进行全流程指导,助力企业的8件发明专利快速获得授权。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海外风险预警技术点,累计筛选相关专利1000多件,经侵权对比分析识别高风险专利3件、中风险专利5件、重点关注专利27件,有效帮企业规避潜在海外侵权风险。最终,企业成功中标。

以专利快速预审为基石,南通保护中心聚焦企业创新需求,不断延伸服务触角。2024年底,南通保护中心获批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中心(TISC)。南通保护中心副主任吴澎介绍,依托TISC建设,中心构建起“专利布局、专利挖掘、专利预审、专利预警”全流程服务模式,通过强化预审专业能力、深挖知识产权数据价值,独立开展专利检索分析、导航布局等工作,为企业夯实创新“硬根基”。

今年以来,南通保护中心深入落实“滴灌计划”,推出“知识产权惠企行”活动,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一线,为中天科技、四方科技等40余家优质企业提供现场服务,累计挖掘专利40余件,审结发明专利189件,出具专业分析报告11份,显著增强企业核心技术保护与战略布局能力。

解纷“智囊”,提升主动防御能力

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局限于信息差、认知差等,在遭遇知识产权纠纷时,往往面临寻找资源难、维权过程难等问题。为此,我市创设了全国首家“知联侨”知识产权海外服务中心,并在2024年先后获批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南通分中心、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南非分中心。

“三中心”建设,打通了知识产权海外保护“最后一公里”,让服务触达企业“出海”最前沿。2024年7月,南通M公司在亚马逊平台销售的一款过滤产品被某海外企业投诉专利侵权,在纠纷处理阶段被亚马逊下架。该产品年销售额约1000万元人民币,如何以低成本快速摆脱纠纷、减少损失?经南通分中心判断,M公司产品并不构成侵权,且对方专利并不稳定。在分中心建议下,M公司以对方专利权无效作为谈判筹码,提出不侵权抗辩。最终,双方在两周内达成和解协议,M公司产品重新上架。

汇聚海外商会、侨商侨企、专业机构力量,我市构建起覆盖34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保护网络。南通保护中心联动海外法律服务机构与行业协会,为企业在海外遭遇知识产权侵权时提供及时有效的维权支持。今年以来,依托海外服务平台跟踪监测企业境外诉讼34起,结合案情发送海外风险提示函或召开专家指导会,服务指导南通43家跨境电商企业应对美国企业发起的商标撤销案。

从个案中梳理发现共性问题,推动维权工作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警”转变。作为南通市涉外法律服务联盟首批8家机构之一,南通保护中心协同侨联、公检法、商务局等多方力量,举办侨企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专题交流活动、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训、涉外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庭审观摩活动等,帮助企业提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为企业“出海”筑牢知识产权“防火墙”。“我们坚持分类施策,提供‘差异化’指导。”南通保护中心主任吴蓓蓓介绍,对龙头旗舰企业,提供海外投资、并购等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前期服务;对中小型出口企业,提供海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纠纷应对等指导服务;对以OEM代加工为主的外贸企业,提供商标侵权风险防控、诉讼指引、法律援助等服务。“通过专业精准服务,有力保障企业通达全球,助推南通高水平对外开放。”

今年以来,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服务“走出去”企业近800家——
知识产权精准服务 护航企业出海无忧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07 字体:[ ]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刚刚闭幕,南通400多家企业组团亮相,向全球客商展示“南通造”硬核实力。展会期间,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南通保护中心”)的服务团队提供展前培训和风险排查、展中驻会和维权指导等服务,为通企开拓海外市场构筑起强有力的“护盾”。

作为全国闻名的“外经大市”“新侨之乡”,南通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及出国经商办企业超10万人。如何让通商在全球化竞争的浪潮中扬帆远航?我市以知识产权保护破题,助企提升“出海”软实力。今年以来,南通保护中心通过走访重点企业、开展风险排查、提供纠纷指导、开展专题培训等形式,累计服务“走出去”企业792家。

全程跟进,筑牢涉外展会“护盾”

“这次广交会,非洲地区的客户咨询较多,订单量也在持续增加。”展会上,我市参展企业四方科技的现场销售经理茅琦,向正在巡展的南通保护中心专家咨询当地政策、法律环境和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国内冷链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四方科技加快拓展海外市场,已申请马德里商标,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均有专利布局。现场,南通保护中心专家向企业发放风险提示函并告诉企业,如果在海外市场拓展、跨国订单交付时遇到涉知识产权问题,可以向南通保护中心寻求公益服务。

境内外重点展会,是企业抢抓海外新兴市场机遇的自我展示舞台。南通保护中心选派专业力量主动问需、靠前服务,通过“线下巡展+线上驻展”的方式,全程为企业提供风险提示和维权援助。

在第134届广交会上,驻展商南通某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向南通保护中心请求维权援助,称其在展台陈列的一款产品涉嫌侵犯广州某公司的外观设计权。南通保护中心立即响应,仔细了解立案、现场取证等情况,第一时间联系到当地的法律专家,指导企业向广交会贸易纠纷投诉接待站提出申辩,并在一个小时内出具了书面答辩意见。最终,我市企业被认定为不侵权,继续顺利参展。

企业“出海”目的地在哪里,知识产权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今年9月,南通保护中心先后入驻2025南通跨境电商选品会,联合南通贸促会进行2025年沙特建筑建材及基础设施展巡展,为企业提供风险防控应对、维权指导等服务。南通保护中心知识产权保护总监黄靓亮介绍,接下来,中心还将为参与澳大利亚中国纺织服装服饰展、日本AFF纺织服装展、俄罗斯五金工具展、德国慕尼黑体育用品展的南通企业做好展前培训。

“全链”服务,助企赢得海外客户

走进江苏拓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膜材料生产车间,一卷卷白色的高端分离膜材料在传送带上缓缓移动,经过涂层、固化、剪裁等多道工序后,被精准切割成符合订单规格的产品。“成功拿下海外客户的订单后,我们的生产车间迅速切换至‘满负荷运转’状态。”公司副总经理曹小青说。

拓邦环保是一家专注高端分离膜材料与工业水处理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覆盖光伏、半导体、钢铁、印染纺织等多个行业。今年年初,该公司产品方案获得美国一家光伏企业的青睐,为争取海外订单,企业急需开展产品专利风险筛查。

接到企业求助后,南通保护中心迅速选派相应领域预审业务骨干组建专班。一方面,对企业批量发明专利申请开展专项审查,从专利方向、撰写质量到技术方案合理性进行全流程指导,助力企业的8件发明专利快速获得授权。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海外风险预警技术点,累计筛选相关专利1000多件,经侵权对比分析识别高风险专利3件、中风险专利5件、重点关注专利27件,有效帮企业规避潜在海外侵权风险。最终,企业成功中标。

以专利快速预审为基石,南通保护中心聚焦企业创新需求,不断延伸服务触角。2024年底,南通保护中心获批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中心(TISC)。南通保护中心副主任吴澎介绍,依托TISC建设,中心构建起“专利布局、专利挖掘、专利预审、专利预警”全流程服务模式,通过强化预审专业能力、深挖知识产权数据价值,独立开展专利检索分析、导航布局等工作,为企业夯实创新“硬根基”。

今年以来,南通保护中心深入落实“滴灌计划”,推出“知识产权惠企行”活动,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一线,为中天科技、四方科技等40余家优质企业提供现场服务,累计挖掘专利40余件,审结发明专利189件,出具专业分析报告11份,显著增强企业核心技术保护与战略布局能力。

解纷“智囊”,提升主动防御能力

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局限于信息差、认知差等,在遭遇知识产权纠纷时,往往面临寻找资源难、维权过程难等问题。为此,我市创设了全国首家“知联侨”知识产权海外服务中心,并在2024年先后获批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南通分中心、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南非分中心。

“三中心”建设,打通了知识产权海外保护“最后一公里”,让服务触达企业“出海”最前沿。2024年7月,南通M公司在亚马逊平台销售的一款过滤产品被某海外企业投诉专利侵权,在纠纷处理阶段被亚马逊下架。该产品年销售额约1000万元人民币,如何以低成本快速摆脱纠纷、减少损失?经南通分中心判断,M公司产品并不构成侵权,且对方专利并不稳定。在分中心建议下,M公司以对方专利权无效作为谈判筹码,提出不侵权抗辩。最终,双方在两周内达成和解协议,M公司产品重新上架。

汇聚海外商会、侨商侨企、专业机构力量,我市构建起覆盖34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保护网络。南通保护中心联动海外法律服务机构与行业协会,为企业在海外遭遇知识产权侵权时提供及时有效的维权支持。今年以来,依托海外服务平台跟踪监测企业境外诉讼34起,结合案情发送海外风险提示函或召开专家指导会,服务指导南通43家跨境电商企业应对美国企业发起的商标撤销案。

从个案中梳理发现共性问题,推动维权工作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警”转变。作为南通市涉外法律服务联盟首批8家机构之一,南通保护中心协同侨联、公检法、商务局等多方力量,举办侨企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专题交流活动、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训、涉外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庭审观摩活动等,帮助企业提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为企业“出海”筑牢知识产权“防火墙”。“我们坚持分类施策,提供‘差异化’指导。”南通保护中心主任吴蓓蓓介绍,对龙头旗舰企业,提供海外投资、并购等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前期服务;对中小型出口企业,提供海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纠纷应对等指导服务;对以OEM代加工为主的外贸企业,提供商标侵权风险防控、诉讼指引、法律援助等服务。“通过专业精准服务,有力保障企业通达全球,助推南通高水平对外开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