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南京奥体中心点球大战的终场哨响,2025赛季“苏超”联赛圆满落幕,南通队凭借出色表现勇夺亚军。当球迷为绿茵场上的拼搏喝彩时,赛场外,“供销市集”也悄然成为另一片亮丽的风景——自6月在海门基地亮相,至11月赛季收官,南通供销系统以赛事为平台,近20多场次市集,将百余种本土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推向更广阔的城市舞台,完成了一场以足球为纽带的消费活力跨域传递。
“苏超”绿茵旁,供销市集首秀亮相。6月29日,“苏超”第五轮在南通足球训练中心海门基地火热开赛,南通队主场4:0力克宿迁队,点燃了整个赛场。而在看台之外,南通市供销合作总社联合6家系统企业,将狼山鸡、海门山羊肉等百余种绿色有机食品与地理标志产品带进球场外围,组成一支独具风味的“舌尖上的啦啦队”。邮政快递的现场服务,更让“看完球赛带特产”轻松实现。正如宿迁球迷所说:“本为看球来,却载特产归。”这不仅是市集的起点,也是体育与农业融合促消费的生动序章。
全域共热,“第二现场”点燃消费新场景。伴随联赛升温,供销市集也走出赛场一隅,迈向全域联动。7月19日,“苏超”第七轮南通对阵盐城的焦点战在如皋基地打响。全市供销系统以赛事为媒,串联如皋主场与各县(市、区)核心商圈、地标场所的“第二现场”,同步开启多主题“供销市集”,构建“观赛+消费+体验”三维场景。如皋主场以“长寿文化”为轴心,构建起“可看、可玩、可尝、可购、可传播”的五维市集体验,半天销售突破8万元。
海门余东古镇融农产品与红木文创于一体,通州万达南广场特设品鉴区……每一个市集不仅点燃味蕾,更点燃了农产品的消费热情。从海安融入电商嘉年华的供销市集,到如东“如意东方”品牌广场的巨幕观赛区;从启东吾悦广场集结的时令农产与手工艺品,到海门古镇的一站式体验——每一个“第二现场”,都精准对接市民观赛、休闲与购物消费需求,实现了体育激情与乡土文化的深度共鸣,让农特产品在体育热潮中走进更多家庭。
双城联动,从江海风味到苏式雅韵。8月29日,“苏超”第十一轮赛事在南通与苏州之间展开。南通与苏州两地供销社联合主办的“燃情赏苏超·品鲜悦双城”供销市集在南通轨道交通1号线图书馆站厅拉开帷幕。40余个展位面对面排开,南通展区洋溢“江海风味”,苏州一方尽显“苏式雅韵”,两地特产与文化在“苏超”的催化下交织共鸣。这不仅是一次农产品的互通,更是双城在“服务民生、连接城乡”道路上的重要携手,标志着苏通两地区域供销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双向奔赴,赛事烟火两相合。进入竞争白热化的淘汰赛阶段,供销市集的活力也与赛场激情同步升温。10月7日,借力南通队主场对阵淮安队的焦点之战,文峰大世界“第二现场”设立市集展位,让地理标志产品与优质农产融入火热的赛事氛围。10月19日苏超半决赛开赛时,最后一场主场赛事,场外市集迎来人气最高峰。东皋孟家蟹黄包成为当晚当之无愧的“爆款”,等待的队伍蜿蜒不绝;而在冷雨淅沥的环西文化广场,供销市集化身“暖心驿站”,地道特产则为坚守助威的球迷带来了暖心的家乡慰藉。
跨域进沪,“体育+”链接更大市场。10月19日至21日,借势“苏超”持续升温的氛围,“率鲜进沪——2025南通名优农产品进上海”活动在上海嘉定永盛里街区成功举办。南通市供销合作总社与上海市嘉定区供销合作总社携手,将吕四海蜇、如东竹蛏、海门山羊肉等地理标志产品推向上海市民面前。现场60余个展位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品鉴,不少产品迅速售罄。活动期间,南通市供销总社牵头成立南通农产品进上海推广联盟,推动沪通农业合作步入制度化、常态化的新阶段,为南通优质农产品开拓了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回顾这个被“苏超”承包的夏天,南通供销系统以赛事为媒,完成了一场从赛场市集到跨域联动的消费实践。从一场比赛的初次试水,到全域范围的协同推广;从双城携手的市场共拓,到跨省进沪的渠道深化——每一步,都是对“以赛促消、以体兴农”融合路径的生动诠释。
这场牵手“苏超”的农文体跨界探索,不仅丰富了球迷的观赛体验,更以场景融合激发消费潜力,以赛事热度带动农产品销售,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它以绿茵为纽带,让供销市集的温度跨越城乡界限,为乡村振兴与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