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有流量,顺势而为、稳稳接住只是起点,能将其转化为发展增量才是真章。
崇明、吴江、慈溪、福清这些城市,正以“大流量”助力新增量,以“大平台”蓄力新势能,以“大智造”锻造新优势。
慈溪杨梅“三链融合”
江南六月芳菲尽,唯有杨梅压枝红。今年6月5日,慈溪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内,浙江土特产·“六月杨梅红”暨慈溪杨梅季系列活动精彩开幕,这是浙江省级杨梅盛会举办19年来首次落子慈溪。
各地杨梅同台交流,是碰撞也是学习。慈溪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荸荠种杨梅的原产地,慈溪正努力讲好“古法种植”的故事,让慈溪杨梅的“金字招牌”更加闪耀。而做好慈溪杨梅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其背后的考量就是促进消费、产业、就业、文旅等融合发展,“一子落而满盘活”。
横河镇的杨梅产量,占据慈溪半壁江山。当地以“产业升级+招商引资+规模经营”三招,书写着慈溪杨梅产业的新传奇:10个企业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打造出“横河优农”“横河大山”两大公共品牌,先后斩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等数十项荣誉。
当下,横河杨梅产业转型仍在提速:180亩设施栽培大棚让杨梅提前20天上市,增收近1000万元;年度新增的18条山地运输轨道、4台无人机穿梭林间,将农资运输效率提升3倍……“科技+机械”的深度融合,让横河杨梅从“靠天吃饭”走向“智造未来”。
横河杨梅招商版图中,精深加工历来占据重要位置。今年以来,横河多次派出团队赴外地招商,以“亲情牌”牵线乡贤,以“政策牌”吸引客商,更以“产业牌”链接全国资源。今年落户横河镇的舜祥酒业,预计每年深加工杨梅超500吨,产值有望突破2亿元;筹备中的四明虹杨梅产业研究院,集研发、展示、销售于一体……一幅以“三链融合”驱动的振兴画卷已徐徐展开——
产业链升级:推动鲜果销售向深加工、文旅融合转型,计划2年内新增深加工企业2家,增加产值超3亿元;
创新链赋能:与江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共建研发中心,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品牌链拓展:举办杨梅文化节、梅酒品鉴会,打造“横河杨梅”IP,让梅香飘向更广阔的市场。
“吴江智造”闪耀全球
吴江持续攀升的人气背后,是消费载体的持续升级,是把流量变增量的生动实践,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连续领跑。地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民营经济看吴江”“4+2+1”产业体系等一系列“吴江名片”益发闪亮,一个紧抓时代机遇的吴江已乘“新”而起。
2024年,江苏有3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其中2家位于吴江,分别是第81位的恒力集团与第171位的盛虹控股集团。
现有纺织企业近3000家的吴江,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从一根丝到一个品牌,打造了全球罕见的完整纺织产业链,创新成果累累:
“嫦娥五号”任务月面展示国旗诞生于此,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导电纤维及织物的热管理应用技术在北京冬奥会热力保障设施、智能服饰等多场景落地。更神奇的应用在医疗领域,一条涤纶纤维经编织造型,再涂上特定动物胶原,便可加工成为人工血管……
说起本地优势产业,吴江人曾把丝绸纺织、光纤通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这“老四样”挂在嘴边。而现在,前有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四大千亿级产业加持,后有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算力、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追赶。
今年7月26日,上海举办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聚光灯下,“吴江智造”引人瞩目:“夸父”人形机器人流畅完成料箱搬运、物料分拣等工业操作,其搭载的insightOS系统通过AI算法控制实现多机协同;同步开放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里,酒店前台递卡、货物分拣等生活化场景演示,见证着吴江企业在智能终端领域的产业化进程。
支撑这些全球级展示的幕后力量——算力基建,隐藏在吴江布局的战略底牌当中。目前,吴江已投入35亿元,建成长三角算力调度中心,“息壤”平台整合智算、超算、通算等多种算力类型,总体规模超5000PFLOPS——相当于同时处理百万台智能汽车的实时路况数据。同步推进的汾湖智算中心通过40G光网直连,把算力输送到每家企业甚至家庭终端。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核心引擎。吴江的提前布局,必将切实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
“世界侨乡”跃居百强
“世界侨乡”IP,为福清带来源源不断的华侨和侨资。下垄码头、元洪码头、江阴港区的问世,正是在侨资“造血”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可以说,有了侨资,才有今天的福清工业;有了良港,福清才有更大的胸襟抱负。
改革开放之初,福清缺乏深水大港,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以印尼巨商林文镜等人为代表的融籍华侨、华人意识到,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光靠“输血”不行,进而提出兴办港口的设想。
当时,许多专家对福清建设深水良港不抱希望。但林文镜依然执着地沿着海岸线舟车劳顿,持续展开科学论证。2000年,历尽坎坷的江阴港终于动工兴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福州江阴港区,海舶鳞集,商贾咸聚,一座国际大港平地崛起,成为中国“东南门户枢纽港”和“丝路海运中心”。
在“以侨引侨、以侨引台”思路带动下,一批又一批台资、侨资企业纷纷落户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聚集电子信息、汽车部件、光学器件三大优势产业,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显示器产业园、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平板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4张“国家级名片”,令人瞩目的“福州速度”即诞生于此。
俯仰之间,福清从经济全省倒数跃入全国县域百强。2024年,以1900亿元的GDP总量,福清位居全国百强县第12位。沧桑巨变的背后,是一段融籍华侨反哺家乡的感人往事,更是对福清“融合向阳,博拼天下”精神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