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海安市高新区东庙村与开发区三角村中心村卫生室揭牌运营,海安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了新一轮提质。这一变化,让村民“家门口就医”的需求不再停留在“能满足”的基础上,而是朝着“有品质”的方向稳步迈进。
在东庙村的乡间小路上,东庙村中心卫生室医生曹兆稳敲响了村民王国章的家门。“您二老的‘高压’都有点偏高,降压药可不能忘,得按时吃。”曹兆稳耐心叮嘱。王国章的老伴感慨:“我们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多亏了曹医生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上门检查,从来没间断过,我们心里特别踏实。”
这份“踏实感”,如今因村卫生室的“脱胎换骨”而变得更加坚实。时间倒回2011年,东庙村原有的卫生室条件简陋,只能处理些“头疼脑热”的小病。如今,走进新落成的中心村卫生室,景象截然不同:整洁明亮的空间里,诊断室、检验科、B超室、心电图室、中医诊疗区等功能分区科学合理,就连关键的急救设备AED也已安装调试到位,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除了硬件升级之外,更让村民津津乐道的是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每周二和周五,海安市人民医院的专家都会准时来到村卫生室坐诊,专门针对内分泌、心血管等村民常见的慢性病开展诊疗。“以前复查得提前半天往市区跑,现在专家直接到村里来,像我这样需要定期调药的,再也不用折腾了!”在诊室门口等待咨询的村民张乐对这一变化表示满意。
“这次升级远不止换个新地方、添些新设备这么简单。”曹兆稳深有感触,“以前遇到复杂的病情,我们很是犯愁,村民还得去上级医院继续就医;现在有市人民医院的专家每周定期坐诊,能更及时地帮村民调整用药方案,大家的健康保障也更扎实了。”
据悉,目前海安市225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已有192家达到省级基本标准,45家通过省级甲级验收;同时建成116个中医阁,配备了针灸、推拿等6类12项中医适宜技术设备,实现了基层中医药服务的100%覆盖,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