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带去先进医疗技术与资源,南通援疆医生张建锋两次“出征”——
奔赴千里之约 播撒医疗火种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01 字体:[ ]

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相关庆祝活动,第十一批南通工作组医疗援疆领队、南通市肿瘤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伊宁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建锋作为江苏援伊犁州唯一人才代表受到了总书记的接见。

2010年、2023年张建锋两次赴伊宁开展医疗援助工作,援疆期间,他不仅深入镇村开展义诊巡诊,用精湛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还开设临床带教课程、分享前沿医疗理念与技术等,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的医疗骨干。今年,张建锋入选新疆伊犁州“学习身边榜样”优秀案例。

是什么让张建锋两次“出征”援疆?日前,记者联系到张建锋,听他讲述援疆期间的动人故事。

言传身教传技术,倾情奉献铸队伍

2010年12月,32岁的张建锋背着行囊踏上伊宁县的土地。作为第七批援疆医疗队最年轻的成员,他接过的不仅是麻醉科主任的担子,更是各族群众对“内地好医生”的期盼。彼时伊宁县域麻醉医生严重不足,麻醉技术薄弱,麻醉设备和麻醉药品短缺,他制定“每周两训”的规矩,带着11名本地医生逐章啃下本科教材,从理论到实操手把手带教。10个月后,团队独立完成复杂麻醉的能力显著提升,这颗“传帮带”的种子就此在伊犁扎根。

回南通的十二年里,张建锋在南通市肿瘤医院先后兼任过医院健康管理、公卫、信息等多部门科长,从临床医生跨界到医院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每一步成长都在默默为“重返伊犁”积蓄力量。

“我始终坚信,新疆伊犁河谷这片曾滋养我、成就我的土地,值得我用更成熟的能力、更深厚的积累来回馈,于是我又回到了这里。”张建锋心里默默许下了这个约定。

2023年,积累了丰富经验与成熟理念的张建锋再次来到这片熟悉的土地,面对熟悉的瓜果香气,扑面而来的热情问候,他的那份“眉飞色舞聊新疆”的执念终于有了归宿。

“我深知,此次来疆,不仅是响应祖国‘医疗援疆’的号召,更是赴一场与边疆百姓的约定。我要把南通的先进技术与理念带过来,让曾经在援疆时许下的‘让边疆患者在家门口看好病’的承诺,从愿景变成现实。”

“张院长两次援疆,带来了先进医疗技术与资源,在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他亲身带教,化解了诸多危机,成功救治了大量危重症患者,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伊宁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王继峰介绍说。

以医术守护生命,用初心彰显担当

“张叔叔,我现在已经是校篮球队的主力了!”在伊宁县南通高级中学读书的叶尔加那提看到张建锋时开心地表示。谁能想到,如果不是2011年张建锋第一次援疆时的精准施治,叶尔加那提恐怕很难成长为现如今的英俊少年。

2011年4月,一个周末午后,哈萨克族产妇努力夏提因难产陷入昏迷,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心衰的危急状况下,腹中胎儿也命悬一线。张建锋接到电话后,一路飞奔到手术室。面对“麻醉与手术风险极高”的情况,他仅仅在5分钟内就完成了精准麻醉操作,为妇产科援疆专家成晓燕顺利帮助产妇娩出胎儿提供了保证。

“针对边疆地区微创外科、精准诊疗等领域的短板,我们引进21项新技术,其中19项为县域首次开展。”张建锋告诉记者。

据了解,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填补州级空白,到三四级手术占比提升至83%,从成功抢救505名危急重症患者,到打造“援疆专家周一门诊”接诊6200余人次。张建锋援疆医疗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打破了“看病远、看病难”的困境,让边疆百姓无需奔波就能享受与内地同质的医疗服务。

健康服务到家,书写医者担当

在伊宁县的援疆工作中,张建锋团队不仅用精湛医术解除病痛,还深入乡镇开展义诊巡诊,开设临床带教课程,分享前沿医疗理念与技术。通过手把手指导和常态化培训,他们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扎根基层、技术过硬的本地医疗骨干,真正实现了“授人以渔”的目标。

张建锋团队把义诊台搭到乡镇卫生院、把健康科普送到田间地头。通过13期“通医在伊·医心伊意”基层行,为2300名群众义诊、发放3.9万元药品。在11期前列腺癌早筛专项行动中,为近千人免费筛查,确诊患者全部成功手术,实现“早诊早治”的惠民目标。此外,在推进县乡村三级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方面,让电子病历、远程会诊覆盖20家卫生院,用“智慧医疗”的温度,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援疆的意义,不在于留下多少‘成绩’,而在于能为这片土地留下什么‘可持续的财富’。”张建锋常常这样要求自己。

为此,在他的操持下,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举办1期自治区级、5期州级继续教育学习班,邀请67位疆内外专家开展95场讲座,让“泌尿博士论坛”成为伊犁河谷的学术标杆——不仅要“做诊疗”,更要“传理念”,让边疆医疗与前沿水平同频共振。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以张建锋等为代表的南通援疆医疗队持续发力,已实施重点医疗援疆项目15个,投入资金2.678亿元,培训当地医生1.8万人次,为基层群众巡诊、义诊53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3.1万人次,开展前列腺癌免费筛查3650人次,填补伊宁县医疗技术空白115项。

张建锋的故事,是无数援疆工作者的缩影,展现了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他们的努力不仅为当地带去了先进的医疗技术,为当地留下了宝贵的人才财富和技术资源,更为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带去先进医疗技术与资源,南通援疆医生张建锋两次“出征”——
奔赴千里之约 播撒医疗火种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01 字体:[ ]

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相关庆祝活动,第十一批南通工作组医疗援疆领队、南通市肿瘤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伊宁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建锋作为江苏援伊犁州唯一人才代表受到了总书记的接见。

2010年、2023年张建锋两次赴伊宁开展医疗援助工作,援疆期间,他不仅深入镇村开展义诊巡诊,用精湛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还开设临床带教课程、分享前沿医疗理念与技术等,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的医疗骨干。今年,张建锋入选新疆伊犁州“学习身边榜样”优秀案例。

是什么让张建锋两次“出征”援疆?日前,记者联系到张建锋,听他讲述援疆期间的动人故事。

言传身教传技术,倾情奉献铸队伍

2010年12月,32岁的张建锋背着行囊踏上伊宁县的土地。作为第七批援疆医疗队最年轻的成员,他接过的不仅是麻醉科主任的担子,更是各族群众对“内地好医生”的期盼。彼时伊宁县域麻醉医生严重不足,麻醉技术薄弱,麻醉设备和麻醉药品短缺,他制定“每周两训”的规矩,带着11名本地医生逐章啃下本科教材,从理论到实操手把手带教。10个月后,团队独立完成复杂麻醉的能力显著提升,这颗“传帮带”的种子就此在伊犁扎根。

回南通的十二年里,张建锋在南通市肿瘤医院先后兼任过医院健康管理、公卫、信息等多部门科长,从临床医生跨界到医院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每一步成长都在默默为“重返伊犁”积蓄力量。

“我始终坚信,新疆伊犁河谷这片曾滋养我、成就我的土地,值得我用更成熟的能力、更深厚的积累来回馈,于是我又回到了这里。”张建锋心里默默许下了这个约定。

2023年,积累了丰富经验与成熟理念的张建锋再次来到这片熟悉的土地,面对熟悉的瓜果香气,扑面而来的热情问候,他的那份“眉飞色舞聊新疆”的执念终于有了归宿。

“我深知,此次来疆,不仅是响应祖国‘医疗援疆’的号召,更是赴一场与边疆百姓的约定。我要把南通的先进技术与理念带过来,让曾经在援疆时许下的‘让边疆患者在家门口看好病’的承诺,从愿景变成现实。”

“张院长两次援疆,带来了先进医疗技术与资源,在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他亲身带教,化解了诸多危机,成功救治了大量危重症患者,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伊宁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王继峰介绍说。

以医术守护生命,用初心彰显担当

“张叔叔,我现在已经是校篮球队的主力了!”在伊宁县南通高级中学读书的叶尔加那提看到张建锋时开心地表示。谁能想到,如果不是2011年张建锋第一次援疆时的精准施治,叶尔加那提恐怕很难成长为现如今的英俊少年。

2011年4月,一个周末午后,哈萨克族产妇努力夏提因难产陷入昏迷,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心衰的危急状况下,腹中胎儿也命悬一线。张建锋接到电话后,一路飞奔到手术室。面对“麻醉与手术风险极高”的情况,他仅仅在5分钟内就完成了精准麻醉操作,为妇产科援疆专家成晓燕顺利帮助产妇娩出胎儿提供了保证。

“针对边疆地区微创外科、精准诊疗等领域的短板,我们引进21项新技术,其中19项为县域首次开展。”张建锋告诉记者。

据了解,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填补州级空白,到三四级手术占比提升至83%,从成功抢救505名危急重症患者,到打造“援疆专家周一门诊”接诊6200余人次。张建锋援疆医疗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打破了“看病远、看病难”的困境,让边疆百姓无需奔波就能享受与内地同质的医疗服务。

健康服务到家,书写医者担当

在伊宁县的援疆工作中,张建锋团队不仅用精湛医术解除病痛,还深入乡镇开展义诊巡诊,开设临床带教课程,分享前沿医疗理念与技术。通过手把手指导和常态化培训,他们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扎根基层、技术过硬的本地医疗骨干,真正实现了“授人以渔”的目标。

张建锋团队把义诊台搭到乡镇卫生院、把健康科普送到田间地头。通过13期“通医在伊·医心伊意”基层行,为2300名群众义诊、发放3.9万元药品。在11期前列腺癌早筛专项行动中,为近千人免费筛查,确诊患者全部成功手术,实现“早诊早治”的惠民目标。此外,在推进县乡村三级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方面,让电子病历、远程会诊覆盖20家卫生院,用“智慧医疗”的温度,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援疆的意义,不在于留下多少‘成绩’,而在于能为这片土地留下什么‘可持续的财富’。”张建锋常常这样要求自己。

为此,在他的操持下,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举办1期自治区级、5期州级继续教育学习班,邀请67位疆内外专家开展95场讲座,让“泌尿博士论坛”成为伊犁河谷的学术标杆——不仅要“做诊疗”,更要“传理念”,让边疆医疗与前沿水平同频共振。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以张建锋等为代表的南通援疆医疗队持续发力,已实施重点医疗援疆项目15个,投入资金2.678亿元,培训当地医生1.8万人次,为基层群众巡诊、义诊53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3.1万人次,开展前列腺癌免费筛查3650人次,填补伊宁县医疗技术空白115项。

张建锋的故事,是无数援疆工作者的缩影,展现了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他们的努力不仅为当地带去了先进的医疗技术,为当地留下了宝贵的人才财富和技术资源,更为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