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东疆暖阳”护“未”成长
来源:启东市 发布时间:2025-11-04 字体:[ ]

“遇到陌生人搭讪要保持警惕。被欺负了该告诉谁?”近日,在启东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刚一提问,孩子们就纷纷举起小手。真实案例、抢答游戏、图片展示轮番登场,一旁的家长们都忙着记录育娃知识点:“这场宣教比我们反复叮嘱有用多了!”这场围绕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的主题讲座是启东市检察院“东疆暖阳”未成年人检察志愿服务项目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生动缩影。

自2018年3月项目开展以来,这支由检察长带头的志愿队伍已发展为40余人的专业团队,覆盖全市83所中小学及部分社区、企业。凭借扎实的服务,该志愿组织连续获评“南通市巾帼文明岗”“江苏省巾帼文明岗”,2023年底更有4位同志获评省市级“优秀法治副校长”,今年6月,3位同志的优秀案例、育人故事与精品微课还拿下了由南通市教育局、司法局组织的征集活动二等奖。

为了让法律知识“听得懂、记得住”,志愿者们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专人编写教案与PPT,选取贴近生活的小案例,在开学第一课、宪法日等节点,将“模拟法庭”“法治夜市”“暑期公益课”搬进校园。启东市城东小学曾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网络犯罪模拟法庭,学生们化身法官、公诉人进行情景模拟。参与模拟法庭的同学兴奋分享:“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沉浸式体验让法治意识深深扎根学生心底。

“东疆暖阳”守护的不仅是普通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时刻关注未成年人涉罪问题。项目坚持“依法惩戒与教育挽救并重”,对有帮教可能的涉案未成年人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或相对不起诉,再量身定制帮扶方案:每月组织爱国主义教育、社区敬老服务,开展3·12植树、8·1进军营等主题活动,帮孩子们在实践中重拾社会责任感。今年3月,技术培训、红色教育、志愿服务、行为矫正四大观护基地的建立,让个性化帮教体系更完善。三年来,4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经帮扶,3人考入大学,3人重返校园,其余均顺利就业或回归正常生活,用蜕变书写“暖阳”的力量。

守护之路不止于“救火”,更在于“防患未然”。办案中,志愿者们格外关注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2022年初,法治副校长杨海柳在启东市第一职业中学讲“远离毒品”课时,发现部分学生对电子烟异常熟悉,细问得知学校常查获学生携带电子烟。她立刻通报全院39名法治副校长,联动挂钩学校摸排,结合12345热线20余条相关投诉,锁定多家向未成年人售烟的商家。检察院随即启动“涉未成年人电子烟专项公益诉讼行动”,通过实地走访发现问题,并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在公益诉讼行动的推动下,相关部门1个月内开展两次突击检查,张贴标语78份,35家商家签订承诺书,17户经营户劝退下架,1起违规销售被处罚。后续,志愿者们还将电子烟危害制成课件嵌入班会,录制家庭教育视频推送给家长,建起“学校—家庭—行政机关”联动网,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如今,“东疆暖阳”依旧在东疆大地上穿梭。从暑期托管班的讲座到校园里的模拟法庭,从对涉罪未成年人的耐心帮教到对社会问题的主动治理,这支志愿队伍用专业与温情,为未成年人驱散成长迷雾。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暖阳”之名,让每一颗童心在法治阳光下向阳生长,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坚实的司法屏障。

“东疆暖阳”护“未”成长
来源:启东市 发布时间:2025-11-04 字体:[ ]

“遇到陌生人搭讪要保持警惕。被欺负了该告诉谁?”近日,在启东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刚一提问,孩子们就纷纷举起小手。真实案例、抢答游戏、图片展示轮番登场,一旁的家长们都忙着记录育娃知识点:“这场宣教比我们反复叮嘱有用多了!”这场围绕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的主题讲座是启东市检察院“东疆暖阳”未成年人检察志愿服务项目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生动缩影。

自2018年3月项目开展以来,这支由检察长带头的志愿队伍已发展为40余人的专业团队,覆盖全市83所中小学及部分社区、企业。凭借扎实的服务,该志愿组织连续获评“南通市巾帼文明岗”“江苏省巾帼文明岗”,2023年底更有4位同志获评省市级“优秀法治副校长”,今年6月,3位同志的优秀案例、育人故事与精品微课还拿下了由南通市教育局、司法局组织的征集活动二等奖。

为了让法律知识“听得懂、记得住”,志愿者们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专人编写教案与PPT,选取贴近生活的小案例,在开学第一课、宪法日等节点,将“模拟法庭”“法治夜市”“暑期公益课”搬进校园。启东市城东小学曾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网络犯罪模拟法庭,学生们化身法官、公诉人进行情景模拟。参与模拟法庭的同学兴奋分享:“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沉浸式体验让法治意识深深扎根学生心底。

“东疆暖阳”守护的不仅是普通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时刻关注未成年人涉罪问题。项目坚持“依法惩戒与教育挽救并重”,对有帮教可能的涉案未成年人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或相对不起诉,再量身定制帮扶方案:每月组织爱国主义教育、社区敬老服务,开展3·12植树、8·1进军营等主题活动,帮孩子们在实践中重拾社会责任感。今年3月,技术培训、红色教育、志愿服务、行为矫正四大观护基地的建立,让个性化帮教体系更完善。三年来,4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经帮扶,3人考入大学,3人重返校园,其余均顺利就业或回归正常生活,用蜕变书写“暖阳”的力量。

守护之路不止于“救火”,更在于“防患未然”。办案中,志愿者们格外关注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2022年初,法治副校长杨海柳在启东市第一职业中学讲“远离毒品”课时,发现部分学生对电子烟异常熟悉,细问得知学校常查获学生携带电子烟。她立刻通报全院39名法治副校长,联动挂钩学校摸排,结合12345热线20余条相关投诉,锁定多家向未成年人售烟的商家。检察院随即启动“涉未成年人电子烟专项公益诉讼行动”,通过实地走访发现问题,并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在公益诉讼行动的推动下,相关部门1个月内开展两次突击检查,张贴标语78份,35家商家签订承诺书,17户经营户劝退下架,1起违规销售被处罚。后续,志愿者们还将电子烟危害制成课件嵌入班会,录制家庭教育视频推送给家长,建起“学校—家庭—行政机关”联动网,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如今,“东疆暖阳”依旧在东疆大地上穿梭。从暑期托管班的讲座到校园里的模拟法庭,从对涉罪未成年人的耐心帮教到对社会问题的主动治理,这支志愿队伍用专业与温情,为未成年人驱散成长迷雾。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暖阳”之名,让每一颗童心在法治阳光下向阳生长,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坚实的司法屏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