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牧业养殖产销两旺循环发展促双赢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11-05 字体:[ ]

“这批西门塔尔牛再有几天就能出栏了,每头都能长到1400斤上下,将销往南通、浙江、云南、福建等地,销路完全不用发愁!”近日,记者走进海安市洪氏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负责人仲秀年正在查看肉牛长势,看着圈舍里膘肥体壮、毛色油亮的肉牛,她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走进标准化养殖大棚,60多头西门塔尔牛低头采食,棚内通风良好,虽有牲畜气息却无刺鼻异味。“这些牛是从内蒙古引进的,当时每头400多斤,经过一年的精心喂养,现在都长成了‘大块头’。”仲秀年一边给牛添料,一边向记者介绍。她指着身旁的饲料堆说,牛的“伙食”都是自家精心配比的,主要有麦秸秆、玉米秆等,再搭配玉米、豆粕、预混料和麸料,“都是天然饲料,营养均衡,牛吃了长得壮,肉质也更好。”

记者了解到,这些牛的喂食时间十分规律,每天早上5点和下午5点各一次。“定时定量喂食才能保证牛的消化吸收,这可是养牛的窍门。”仲秀年笑着说,除了喂食,日常的清洁和疫苗接种也是保障肉牛健康的重要工作,“棚舍每天都要打扫,疫苗要按时接种,这样才能减少病害,让牛顺利育肥。”

谈及养殖效益,仲秀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头小牛引进时成本约7000元,经过一年的喂养,出栏时能卖到16000元,除去饲料、人工等成本,每头牛净利润较为可观。”如今,60多头肉牛将达到出栏标准,会陆续发往各地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海安市洪氏牧业不仅专注肉牛养殖,还流转了800亩土地,构建起“养殖+种植”的生态循环模式。“牛的粪便经过处理后全部还田,既改良了土壤,又减少了污染;而地里种植的农作物秸秆,又能作为牛的饲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仲秀年介绍,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不仅降低了养殖和种植成本,还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牧业养殖产销两旺循环发展促双赢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11-05 字体:[ ]

“这批西门塔尔牛再有几天就能出栏了,每头都能长到1400斤上下,将销往南通、浙江、云南、福建等地,销路完全不用发愁!”近日,记者走进海安市洪氏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负责人仲秀年正在查看肉牛长势,看着圈舍里膘肥体壮、毛色油亮的肉牛,她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走进标准化养殖大棚,60多头西门塔尔牛低头采食,棚内通风良好,虽有牲畜气息却无刺鼻异味。“这些牛是从内蒙古引进的,当时每头400多斤,经过一年的精心喂养,现在都长成了‘大块头’。”仲秀年一边给牛添料,一边向记者介绍。她指着身旁的饲料堆说,牛的“伙食”都是自家精心配比的,主要有麦秸秆、玉米秆等,再搭配玉米、豆粕、预混料和麸料,“都是天然饲料,营养均衡,牛吃了长得壮,肉质也更好。”

记者了解到,这些牛的喂食时间十分规律,每天早上5点和下午5点各一次。“定时定量喂食才能保证牛的消化吸收,这可是养牛的窍门。”仲秀年笑着说,除了喂食,日常的清洁和疫苗接种也是保障肉牛健康的重要工作,“棚舍每天都要打扫,疫苗要按时接种,这样才能减少病害,让牛顺利育肥。”

谈及养殖效益,仲秀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头小牛引进时成本约7000元,经过一年的喂养,出栏时能卖到16000元,除去饲料、人工等成本,每头牛净利润较为可观。”如今,60多头肉牛将达到出栏标准,会陆续发往各地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海安市洪氏牧业不仅专注肉牛养殖,还流转了800亩土地,构建起“养殖+种植”的生态循环模式。“牛的粪便经过处理后全部还田,既改良了土壤,又减少了污染;而地里种植的农作物秸秆,又能作为牛的饲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仲秀年介绍,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不仅降低了养殖和种植成本,还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