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秋九月,正值秋播备种的关键时期。海安市海农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全长30米的麦种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正全速运转,经过除尘去杂、筛选分级、包衣处理、定量包装等精细化操作,一粒粒金黄的麦种被分装成袋,即将发往各地农户手中。自9月8日正式投产以来,该生产线以每日65吨的产量稳定运行,不到10名员工通过8小时作业,已累计完成400吨麦种加工任务。
据了解,海农种子公司本次秋播计划在50天内完成约3000吨麦种加工,其中包衣种子占比60%以上。公司业务组长吴海鹏介绍:“今年根据往年的销售计划和种植大户需求,制定了详细的生产计划。目前正在抓紧加工的是深受本地市场欢迎的‘镇麦12号’包衣种子,后续还将根据需求生产‘农麦88’‘镇麦18’‘扬麦34’‘扬麦39’等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于2024年底引进了ERP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发运流程的数字化管控。通过将人员划分为业务组、管理组等专业团队,实现了从手机下单、指令传达、生产加工到仓储发货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上线后,生产线通过ERP进行半成品加工和入库管理,仓库保管接到指令后安排驾驶员发货,两条线并行运作,大幅提升运营效率与准确率,真正做到‘忙而不乱’。”吴海鹏说。
质量管控始终是企业的生命线。公司在生产前制定了详细的设备检修计划,并对加工人员进行了系统性的安全培训。每日开工前严格执行机器维护保养程序,确保设备稳定运转。此外,每一批加工后的麦种都需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达到出货标准。
海农种子公司年销售种子量已有4000—4500吨。生产线上的每道工序不仅凝聚着科技赋能农业的现代智慧,更体现了农业人对土地和初心的坚守。良好的品质口碑也为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今年,公司与南通市粮食集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将供应6000亩小麦种子和2000亩油菜种子。“基于我们20年的包育种经验,对方特别选择由我们统一进行包衣处理——规模化生产不仅能保证药剂配比精准,还能为大户节省人工成本和用药风险。”吴海鹏表示,此次合作为公司拓展市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