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尾尾闪烁着荧光的金鱼在池中翩跹游动,鳞片如液态宝石般璀璨。这不是影视剧中的科幻场景,而是如皋市东陈镇汤湾村瑞蝶生物科技养殖基地的真实画面。不久前,随着皋蝶“遇禧”荧光金鱼正式放入培育池,利用生物基因编辑技术诞生的“发光”金鱼正式迈入规模化量产阶段,东陈镇乡村振兴再添一股“科技活水”。
科技赋能: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突破
“遇禧”荧光金鱼的诞生,源自南通瑞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达三年的科研攻坚。这家由福州大学博士何小镇入股创办的企业,依托基因编辑技术与传统金鱼繁育技艺,筛选超过20个金鱼内源基因调控元件,获得强表达元件,使基因表达效率达88.2%,遗传稳定性达62.5%,实现了二代荧光金鱼肉眼可见的绿色荧光效果,并能批量繁殖三代。“这是国内观赏鱼基因编辑技术的一次突破,让金鱼从‘观赏品’升级为‘科技艺术品’。”何小镇介绍。
与传统金鱼相比,“遇禧”系列金鱼在特定光源下可呈现梦幻荧光效果,且具备抗病性强、色泽艳丽等特点。目前,企业已建成20个基因编辑、多倍体金鱼实验池,年产观赏鱼规模超2000万元,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陈镇党委书记李智在放池仪式上表示:“荧光金鱼的量产,是科技与农业融合的典范,为特色产业升级提供了新范式。”
产业融合:构建“科研+养殖+文旅”生态链
以荧光金鱼为支点,东陈镇正打造一条覆盖全产业链的“金鱼经济带”。一方面,瑞蝶生物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汤湾村百余户村民参与金鱼养殖,村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联合地方政府挖掘古运盐河金鱼文化,开发“5+X”主题文创产品链,将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国潮金鱼品牌,推动产业向文旅领域延伸。
“未来,除了发展好养殖产业,我们还准备拓展基地的观光、研学等功能,让游客直接目睹‘发光金鱼’的奇幻效果。”东陈镇镇长魏巍透露,当地将着力用好25亩养殖基地与150平方米联合实验室资源,形成集基因研究、规模化繁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特色基地,吸引长三角地区的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配套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一条鱼的“共富效应”
荧光金鱼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科技含量,更在于其对乡村经济的拉动作用。瑞蝶生物通过技术输出,为农户提供种苗、养殖培训及销售渠道支持,使传统金鱼养殖效益有了明显提升。“现在养一池荧光金鱼的利润是普通品种的两倍,而且企业保底收购,风险小多了。”汤湾村某个体养殖户表示。
此外,企业依托如皋市“雉水英才”计划、南通市“江海英才”计划等政策支持,吸引不少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深化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为乡村储备技术力量。近年来,东陈镇抓实金鱼养殖特色产业,打造如皋市长蝶观赏鱼专业合作社,出品的不少精品鱼在国内权威金鱼比赛中屡获大奖,在全国进一步打响东陈镇特色金鱼养殖的知名度。
从基因靶点到乡村振兴,荧光金鱼书写了“小切口、大作为”的产业发展逻辑。它既是对传统养殖业的颠覆性创新,也是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实践。正如李智所言:“乡村振兴需要更多这样的‘发光体’——既能照亮水面,也能点亮农民的钱袋子。”随着“遇禧”荧光金鱼游向全球市场,这条科技金鱼正助力东陈书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